「星願」---兩性關係成長團體 一、
團體名稱:「星願」---兩性關係成長團體 二、
團體目標: 1、
使國中生能夠了解兩性在生理、心理及社會的差異。 2、
協助成員澄清兩性相處上的性別刻板印象及迷思。 3、
協助成員能夠辨識友情、喜歡與愛情。 4、
透過團體使成員學習在兩性相處上尊重他人及保護自己。 三、
團體性質:教育性、成長性及結構性團體,且具固定成員。 四、
領導者及訓練背景: ●領導者姓名:方嘉珩 ●
訓練背景:領導者現為彰化師大輔導與諮商學系四年級學生,曾修習過諮商理論與技術、團體輔導及團體諮商、發展心理學、人格心理學、生涯發展、諮商倫理及個諮實習、團諮實習等相關課程,並且曾帶領過大學生「自我探索模擬團體」及高中生「人際關係團體」。 五、
團體對象:彰化市彰安國中女學生,共七人。 六、
招募方式與甄試標準: 由學校輔導室透過班級導師招募;招募對象為國二、國三女學生,其為已結交過異性朋友,或目前正在交往中的學生,並且對兩性交往的認知較不清楚,在態度上會以此為傲,或較不清楚於兩性相處過程中保護自身的安全的學生。 七、
時間頻率與次數: 一週一次,前四次團體因考量團體凝聚力,改為一週兩次;每次團體於學校午休時間進行,每次40分鐘,共十次。
八、
地點:彰安國中輔導室之團體諮商室。 九、
理論基礎: (一)
基本理論 性別(gender)即是我們常稱呼的男性及女性的形成原因。在兩性關係中有關性別的部分,其內容涵括了生物學上的性及心理上的、社會上的及文化上的性別層面,亦即生理、心理及社會三大層面。而性教育則是屬於兩性關係中的一部份,針對各學者所提出之性教育的意義及性教育的九大主題,請參閱附錄(一)及附錄(二)。 青少年乃指介於兒童期到成年期的一個過渡期,一般泛指13歲至19歲的年輕人(黃德祥,民87)
,而國中生階段恰巧介於此時期;此階段的青少年,除了逢青春期,生理上因生長激素分泌所產生的生長陡增現象,還包括其所引發之心理變化、社會適應等。針對此階段發展之青少年,有許多學者針對此提出不同的理論加以解釋。 以性別角色發展而言,先就以下理論加以說明: 1、Freud的性心理發展理論 在Freud的性心理發展理論中,將性心理的發展分為五個階段---口腔期、 肛門期、性器期、潛伏期及兩性期。在每個階段中,作為滿足主要來源的行為,也由餵食、排泄而轉變為性活動,雖然階段的順序不變,但各個兒童的成熟程度決定了轉換發生的時間。 Freud認為個體在每個階段的經驗,將決定個體在成年時所具有的適應型態和人格特質,如果某個階段的需求未得到滿足或過分耽溺,可能會固著在該階段。在Freud的性心理發展理論中,一生人格的發展,主要決定於六歲以前。而在其理論中所謂的「兩性期」乃指青春期至成年以後,這時期的個體性器官成熟,生理上及心理以上所顯示的特徵上,兩性間的差異開始顯著。自此之後,性的需求轉為對相似年齡的異性,開始有了兩性生活的理想,有了婚姻家庭的意識,性心理的發展於是臻於成熟。 2、Bandura的社會學習論 Bandura(1977)認為,青少年會透過觀察歷程進行學習,模仿同樣性別的人以學到很多的性別特性,並不需要個人親身體驗或直接受到獎懲。不論是家庭或社會環境等,都足以提供許多的楷模,使其得以模仿;模仿的主要原因則在於他們於過程中被鼓勵、獎賞。因此社會學習論者亦認為,孩子是經由模仿及獎懲二個過程的交互作用以學到性別角色的。 3、Kohlberg的認知發展論 Kohlberg是以Piaget的認知論為基礎,針對心理分析及社會學習論的缺失提出性別角色發展歷程的看法。認知理論認為個體會去模仿或認同某一性別,是因其意識並認同自己的性別,發展出性別概念及認同,這是一種認知能力。 青少年在面臨生理、心理及社會三方面的轉變及壓力時,常對其產生莫大的衝擊及情緒之變化,在Eri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論中,將人類的發展分為八個時期,屬於青春期(青年期)的青少年在此階段則需面臨自我認同及角色混亂的發展危機。此階段的發展重點在於:青少年需要獲得自我的獨特感,並學習獲得社會中有意義的角色與地位。Erikson認為「愛」亦是此階段朝向認定的途徑之一。透過與他人的親近共享思想感情,青年人提出自己有待驗證的自我,因其所引起對方的反應,而對自我作更加的澄清。 除了Freud及Erikson針對此時期青少年身心變化所提出的理論之外,Hall與Margaret
Mead亦提出不同的理論說明之。 Hall主張青年期重大的生理變化也會導致重大的心理變化。他相信年輕人為了適應將其引入「風暴與壓力時期」(storm
and stress)的身體變化所做的努力。Hall視青年期為充滿強烈、不定情緒的時期,但其會從中便得更堅強。
Margaret Mead則強調文化因素在青年過渡期中的重要性;Mead認為一個讓兒童看到成人性行為,看嬰兒的出生、是死亡為自然、做工作的事、表現自信甚至優勢的行為,而且確知成人角色預期的社會中,青年人所受到的壓力很小。 針對以上理論,面對現今青少年在現階段對自我的認同的需求,除了自學業成就中獲得之外,尚需藉由更多人際間的互動達到對自我能力的肯定,而兩性相處亦屬社會人際中的一環,是青少年所需面臨的課題之一。就心理發展而言,此階段青少年對性別已逐漸好奇,並逐漸嘗試摸索之;在這之下,當青少年對兩性的認知上不夠健全,或僅侷限於對兩性生理的認識時,常影響青少年不知道如何適當與異性相處,並自相處過程中保護自己、尊重自己及對方。往往在衝動之下,反而造成彼此的傷害,影響個體之發展甚鉅。而就青少年的認知發展而言,此時期者多已進入Piaget所謂的抽象運思期,對於認知部分上已可加強其觀念之澄清及講解,促使其對性別有更多的認識,而避免陷入迷思之中而不自覺。因此團體之設計即針對青少年對兩性生理、心理及社會部分做連貫的設計,希望藉由時次團體過程能幫助青少年對兩性的差異、性別角色及自我保護等兩性相關課題有更多的澄清及認識,減少其在此「風暴期」中有所迷失。 因此在十次團體設計中,除增強團體凝聚力之外,主要主題依次為兩性生理、心理及社會差異的了解,並加強性別角色及期待的認識,以及加強其對喜歡與愛的分別,在相處中如何自保等。在過程中,則透過冒險歷程以連貫所有團體及主題,使成員成為冒險活動中的一份子,而主題即為團體過程中的新挑戰、新刺激,藉此使成員於活動、教育及體驗中,增強對自我的概念及對兩性的認知,以達到團體的目標設定。 (二)
活動設計理論基礎: 第一次團體 &
第二次團體 ---「我是金星人」&「小女人俱樂部」 團體的初期階段是一個定向和探索的時期,此階段的任務有確定團體的結構、成員相互熟悉、並探討成員的期望。在這個階段中團體成員們應該要了解團體如何發生作用、確定自己的目標、明白自己的期望並尋找到在團體中的位置。協助團體成員彼此熟悉有助於團體凝聚力的形成及信任感的建立,以使團體能得以持續發展。確定團體的目標可以協助成員在團體中能勇於嘗試、冒險,並將在團體經驗中所得應用在團體以外的情境。而讓成員知道團體中所進行的討論與活動的性質,有助於降低成員的緊張度並使活動的進行較為順利。讓成員分享對於團體的期望可以讓團體的領導者了解成員的不同需要,以進一步去澄清團體的目標。而團體規範則是一個團體運作、秩序維持的準繩。 第三次團體---「男女大不同
PART Ⅰ」 青年期的成熟包括了生理的變化,以及這些變化對心理所產生的影響。 在青春期時,身體因所分泌的荷爾蒙而改變;男性及女性皆會分泌兩種荷爾蒙---雄激素與雌激素。而女性所分泌之雌激素較多,男性則是分泌較多雄激素,這些激素對兩性生理發展來說,將促進男性及女性第一性徵及第二性徵的出現。 第一性徵是生殖必須的器官。在女性為卵巢、子宮和陰道;男性為睪丸、前列腺、陰莖和精囊。在青春期中,這些部位的逐漸變大,導致了性成熟;而女性性成熟的基本徵兆為初經,男性則為尿中出現精子。至於第二性徵則是與性器官無直接關係的性成熟徵兆。它包括的生理變化,如女性胸部的發展、男性肩膀的變寬,其他尚有聲音的變化、皮膚的變化,以及陰毛、鬍鬚、腋毛及體毛的長出;這些性徵出現的時間並不一定,但順序卻相當一致。 在青春期中,因為身體的成熟時間不同,其生理的變化也影響其心理及適應的不同: 1、早熟與晚熟的影響 青春期生理成熟時間的不同,對於個體人格發展及社會適應似乎有所影響。有些研究發現早熟的男性較平衡、放鬆、受同伴的歡迎,較多是學校團體中的領袖,而較晚熟者少衝動;早熟的男性似乎也較在乎是否為他人所喜歡、較謹慎小心及遵守規則和慣例。相對於早熟的男性,晚熟的男性則被發現覺得自己的能力較不足,並較依賴、具攻擊性,缺乏安全感、較會反抗父母,而且較少想到自己(Mussen
& Jones,1957;Peskin,1967;1973;Sieget,1982)。男性喜歡早熟,而且早熟似乎是化為可踏入約會和運動天地所帶來的自尊。由於他們有較強的肌肉,因而促使其在運動場上的表現較好,也擁有較好的身體映像(Blyth
et al,1981) 早熟晚熟的好處及壞處在女性身上則較不明確,且女性較不喜歡早熟。早熟的女性會自覺較缺乏吸引力(Crockett
& Peterson,1987)的原因之一,是由於其身體發展出的曲線不符合以纖細為美的文化標準,而可能使其感受到壓力。 2、對身體外觀的感覺 絕大多數的青少年對於自己身體外觀的關切都遠勝於對其他方面的關心,而且許多人並不滿意自己的模樣(Siegel,1982)。相較之下,女性可能比同齡男性更加在乎自己的外貌,這可能因為社會文化較強調女性的身體屬性有關。不論如何,自我映像對青少年的自我價值觀所具有的影響力,則可能是需要加以留意的部分。 第四次團體---「男女大不同
PART Ⅱ」 在性格發展的領域中,性別差異受到不少學者的質疑(Basow,1992),但自青春期早期開始,個人要適應來自社會文化的性別期待壓力便逐漸增加,此時的青少年對於自我概念的描述會較兒童期有所不同,會明顯第與性別角色期待一致(Basow,1992)。普遍來說,女性會覺得自己比男性更具有表達特質,而男性則覺得自己比女性更具有工具性特質,我們亦容易將其視為天生而來的特質;或者,將特質區分為男性與女性的特質。而根據社會角色理論中,由用以解釋表現在社會行為的性別差異的模式圖(見下圖),則發現性別差異可能因兩性行為的差異才形成兩性的性格差異。
到了青春期,男性與女性多會花較多的時間去從事不同的事物(Timmer,Eccles,&
O`Brien,1985)。青少年期的女性比男性同儕花較多時間從事家務工作及梳妝打扮的活動,而男性則會花較多的時間從事運動活動。這些不同的活動正符合了性別刻板印象,相對地可能增進兩性發展出不同的特質與行為。而在其情緒發展上,雖然經驗到相同強度的情緒發展,但兩性在情緒的類型卻是不相同的。Stapley和Haviland(1989)的研究結果顯示,女性的負向情緒表現比男性更顯著,尤其是沮喪、羞澀、羞愧及自我的敵意等;男性則較女性容易感受到屈辱的情緒。在引發事件上,女性的強烈情緒通常與自己相關的事件有關,而男性的強烈情緒則多半與活動及成就有關;因此,並不能說女性較男性容易經驗到激烈的情緒,因為兩性的情緒差異在於情緒的類別及其產生的情境所致。 在情緒的發展上,社會化的歷程可能會主動激勵男性盡量減少或偽裝他們的情緒反應,這些差異在青少年階段變得更加強烈。發展模式認為在情緒表達方面的性別差異,是兩性社會化及社會角色的結果,而不是它們的基礎。 第五次團體---「性別症候群」 由於性別角色是可以透過學習而來的,因此,個體可能在過程中,沒有自文化中學習到某些角色,如單親家庭中欠缺父親或母親的角色,而減少其有角色參照、學習楷模的依據。儘管如此,個體仍需要自其所成長的社會、文化中學習發展適合該文化的性別角色與行為。除了與文化層面有關之外(如媒體訊息、社會期許等),在個人層面也有些訊息或信念影響著個體性別角色的發展,如身為男性或女性的特質,對於這些性格的特質的信念與態度,將會對個體的性格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Basow,1992)。 對大多數的人而言,「男性化特質」通常和能力、工具化等詞有關,而「女性化特質」則常與溫暖、有耐心、善表達等作聯結;這些及反映出社會性別角色的標準,也與社會化歷程中的文化及期許是密切相關的,然後形成一固定的、刻板的看法及印象,此即所謂的社會刻板印象(gender
stereotypes)。 傳統的男性性別刻板印象包含主要三成分:地位(功成名就及受人尊重的需求)、堅強(力量及自我信賴)和反女性化(避免從事刻板的女性活動)
(Thompson & Pleck,1987);而傳統對女性的刻板印象則是:家庭主婦(傳統的顧家型婦女)、專業的婦女(獨立、有企圖心及自信)和玩伴女郎(性的對象)
(Basow,1992),雖然明顯呈現不同的性別特質,卻是不約而同地被期待要生育及教養孩子。在附錄(三)「性別角色性格特質表」中,我們即可依之比較兩性在性別特質期待中的差異性。 雖然兩性間所存在之刻板印象不同,甚至是堅固而穩定的。不過近年來已逐漸出現「兩性化」的趨向,如媒體中開始呈現「新好男人」、「居家型男人」等性別角色,顯示社會對性別角色的期待似乎已經逐漸改變,亦是我們可加強的部分。不過所謂的「兩性化」所指得並非是性別中立或沒有性別,更無關性取向,而是描述性別在性別刻板行為表現上的彈性程度。而這些即可透過訊息的提供、楷模的建立的方式,使個體因教育、社會文化的轉變等,在潛移默化中學習之。 而性別角色中所產生的迷思,根據Schaffer(1988)的綜合,有以下六項: 1、女性較男性社會化? 依研究顯示,兩性同樣對社會刺激有興趣,同樣對社會性增強有興趣,同樣對經由社會模仿模式的學習純熟。 2、女性較男性容易接受建議? 大部分對小孩的研究並未發現此種性別差異;甚至有些研究者發現,男孩比 女孩更可能接受和自己價值觀衝突的同儕團體之價值觀。 3、女性較男性自尊低? 在整個兒童期及青少年時期,兩性一般的自我滿意度與自信程度是相似的。但是在最有自信的領域並不相同;女性對自己的社會能力評價較高,而男性則認為自己較強勢即有利。 4、女性在簡單、重複性高的工作表現較好,而男性則在需高層次說明能力的工 作上表現較優? 5、男性較女性擅長分析? 大致看來,兩性在分析性的認知類型和邏輯推理測驗上並無差異,即使男孩在需要視覺及空間能力的作業的確較優越。 6、女性較缺少成就動機? 在「自然」的情況下,女孩在成就動機測驗上的成績高過男孩;而在競爭的情況下,男孩的成就動機增加至女孩已達的水準。女性有較低的成就動機說法,也許是因為男性與女性朝向不同目標努力的結果。 第六次團體---「秋天的童話」 「友誼」指的是一種親密與關懷的關係及態度,也包括了互惠、互信與忠誠包容(Basow,1992)。在友誼的建立歷程上,喜歡是相當重要的一個要素。 「喜歡」(like)是一種感覺,也是一份欣賞之情。喜歡是傾向於利己的(林惠瑛,1995),當個體對某一人有好感時,就會想要和他(她)作朋友,分享生活中的點滴與心得;透過交談、活動及其他溝通方式建立初步的關係,再經過自我揭露及內心世界的分享,而漸發展為友誼關係。在喜歡的成分中,比較著重於關係的尊敬、吸引及感情(Rubin,1976),較沒有強烈的依附關係存在。 「愛」(love)和友誼是不同的,和喜歡也有所差別。林惠瑛(1995)指出愛是一種「施」與「受」的甜美感受;Rubin(1970)並不認為愛與喜歡只是程度上的不同,視為關係本質上的差異;他指出愛包括三個重要成分:關懷(caring)、依附(attachment)、信任(trust)。陳皎眉(1996)則認為喜歡的主要成分是給於對方好評,尊敬(respect)及兩人有相似的知覺(similarity)。
而在愛情理論中,除了L.Saxton(1990)、J.Lee(1977)、P.R.Shaver&Hazan (1988;1994),以及Feeney&Noller(1996)依不同的觀點對愛情加以分類之外,常為提及的則是Sternberg(1988)所提出的愛情三角理論: Sternberg認為愛的三元素為親密(intimacy)、熱情(passion)和承諾(commitment)。親密指彼此依附及親近的感覺;熱情指雙方關係令人興奮及激情的部分;承諾則只願意和對方相守的意願及決定。而因比例的不同,形成數種不同的愛:(如下圖) 1、浪漫之愛:親密與激情所組成的愛,如「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 2、同伴之愛:親密與承諾所組成的愛,如「經歷大風大浪,我們是最佳拍檔」。 3、昏庸之愛:激情與承諾所組成的愛,如「你給我一夜,我給你全世界」的交易式情愛。 4、完美之愛:親密、承諾及激情的交互作用所形成,意味真愛的本質。 第七次團體---「浪漫風暴」 彭懷真於《婚姻與家庭》一書中,將男女由初識到成婚歸納為以下四個階段: 1、
同質性階段---「我愛我所看到的」 David
Knox(1975)指出,男女相識必須經過同質性階段,雙方因而能喜歡對 方,產生有緣的感覺。在這階段中,雙方的互動必須足以刺激對方,能促使對方適當的反應,也得其明確回應;有時會透過性別刻板印象來強化自己的互動優勢,如男性會強化自己的體格健壯形象,以成為具吸引力的男人;或為女性開車門、遞碗筷、夾菜等。 2、
和諧階段---「我覺得我倆在一起很好」 此階段是雙方關係真正開始的時候。彼此的共識增加,多使用「我們」或有 特殊意義的詞彙,如「我們常去的那個地方」。這階段的關係,彼此有「我倆在一起的感覺很好」的和諧感,並且逐漸增加自我揭露的程度,發展更趨親密的特殊關係。 3、
承諾階段---「我是你心中的第一人嗎?」 在這階段中,常期待自己是對方心中的第一順位,卻有可能因為過於具支配 性或自私而造成壓力,使得關係中斷或不利發展。如果對方能逐漸有相同的看法,分享彼此意見,關係將持續,且更親密、和諧。 4、
日漸密切階段---「我們同在一起」 當雙方對彼此的忠誠告確定時,關係會稍顯鬆弛,逐漸表現出真實的自己, 將感情帶入實際的層面。此時所追求的不單只是好印象,更會留意價值觀是否一致、角色的協調性、人格能否相互滿足、長久相處……等問題。如果無法配合,仍有可能分手。因此,在這階段裡,「成婚」並非唯一的選擇,亦有可能分手、同居,不過在國內,仍以結婚為首要選擇。 第八次團體---「真相大白」 《強暴》(Rape)一書(1991)指出,自1977年以來女性遭到強暴的比自直線上升;Basow(1992)認為造成此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傳統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和權力差別待遇所致。黃富源
(1995)則指出近十多年來在台灣地區,女性受到的強暴呈現漸歇性的增長趨勢,而黃軍義(1995)則指出台灣地區強暴犯的發生率約為0.6%到4.17%間。事實上,女性在接受調查或舉報時常擔心因曝光所帶來的二度傷害,因此數據應加以提高。 一般來說,在強暴行為中尚存有許多強暴迷思: 1、
女性因其外表或動作而引發強暴。 在強暴事件中,強暴者應為其行為負責。且在事件中,有九成的強暴事件是有預謀及企圖的;因此,受害者穿什麼或做什麼並沒有影響(Lester,1976;
Scully,1990)。 2、
強暴是性格異常男性的犯罪行為或暴力性行為。 多數的研究顯示男性犯強暴罪是心理的問題,這些人中有許多也具備良好的社交能力,且性生活是滿足的(Muehlenhard
& Falcon,1990; Scully,1990)。強暴是一種暴力犯罪,一個暴力形式(黃富源,1995),不是只因為激情所致的犯罪,所以不能只視為一種性犯罪,而應認為是性的暴力行為(sexual
expression of violence)。 3、
大部分的強暴者是躲在暗巷中的陌生人。 絕大部分(八成到九成)的強暴是熟識的人所犯下的,且有一半的強暴案件事發生在被害人的住處(Allgeier,1987;
D.E.H.Russel,1984)。 4、
大部分的女性對於被強暴存有幻想。 強暴是一種暴力行為,幾乎所有的受害者會因而承受強烈的痛苦,對情感及與他人關係的建立都影響深遠。研究發現即使在事發一年之後,受害者仍處於焦慮、恐懼且迷惘等狀態(Kilpatrick,
Resick, & Veronen, 1981; Scheppele &Bart, 1983),有三分之一者事後企圖自殺;有八成受害者變得不再信任男性。而不論加害者是熟識者與否,其對受害者的影響是相同的。 5、
許多已報案的強暴案件都難以破案。 在強暴案件中未破案者並不多,如其他一般犯罪案件。而此迷思卻在無形中增強強暴犯的動機及行為,反而使更多人受害。 第九次團體---「虛擬的世界」 在目前社會中,網際網路相當普及化,幾乎已成為挨家挨戶生活的必需品;而青少年經由網路,可從中認識許多的朋友,其中除了國內朋友,尚且包括國外朋友。只是,在這過程中,似乎較少青少年懂得保護自己,如避免真實資料的曝露……等;在未充分了解對方的實際背景、價值觀、人格特質時,即輕易相信對方;甚至,因此與對方交往,發展親密的兩性關係。在這未做好充分防護、安全措施的同時,其實也正使青少年逐漸步入危機,曝露於危險當中而不自覺。近年來,台灣即陸陸續續發生青少年因網路交往而離家,甚至危及生命之社會事件,往往事後的悔恨已來不及彌補一時的疏忽,影響青少年日後的心理發展及社會適應甚鉅。因此,在青少年階段,針對日益進步的科技,除了使青少年了解如何從中學習、獲得資訊,實有必要加強其自保的能力,事前做好預防的教育,這也是此次團體中所欲進行的方向及希望達成的目標。 第十次團體---「約
定」 對分離這一事,有些感傷和焦慮是團體在結束階段常見的特徵,而這階段的任務即包括處理對分離和結束團體的情緒,且評價團體的影響作用,將所學推廣到日常生活情境去等;因此,領導者在這階段的任務包括協助團體成員處理面對結束可能會有的情緒,加強團體成員已經做出的改變,提供機會讓成員表達和處理在團體中未解決的問題,讓成員互相提供有建設性意義的回饋等(Corey,1995)。 在第十次團體的設計中,暖身活動的回顧就是帶成員準備進入結束的狀態,促使成員回想團體所學及過程,並藉此統整團體內容以加深成員所學及印象。在團體中讓成員可以有彼此回饋的機會,並在回饋中強化對自我的概念;最後結束部分,除了緩和成員的心情之外,並且讓成員有機會評估團體對他的影響,而有助於成員完成團體最後階段的統整任務。 十、附錄 ±附錄(一):性教育的意義與內涵
±附錄(二):性教育的九大主題
±附錄(二):性教育的九大主題(續)
±附錄(三):性別角色性格特質表
(資料來源:李美枝,1994,《性別角色與性別差異》,p.275) 十一、參考書目 1、Gerald Corey/著,張景然•吳芝儀/譯(民89),團體諮商的理論與實務,
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張春興/著(民85,初版二十一刷),普通心理學,東華書局印行。 3、黛安那•巴巴利亞,莎莉•歐次/著,黃慧真/譯(民85,初版三刷),發展心 理學,桂冠團書公司。 4、黃德祥/著(民87,初版三刷),青少年發展與輔導,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5、劉秀娟/著(民87,二版一刷),兩性關係與教育,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6、江漢聲、晏涵文/主編,晏涵文
等/著(民87,二版一刷),性教育,杏林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7、黃麗莉/主編,台北婦女新知協會/策劃(民89,初版一刷),跳脫性別框框,女書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8、何春蕤/主筆(民87,初版一刷),性-別校園---新世代的性別教育,元尊文化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9、約翰•葛瑞博/著,蘇晴/譯(民89,初版十二刷),男女大不同,生命潛能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0、彭懷真/著(民89,二版三刷),婚姻與家庭,巨流圖書公司。 十二、單元設計大綱
十三、分次單元設計
²第二次團體
²第三次團體
²第四次團體
²第五次團體
²第六次團體
²第七次團體
²第八次團體
²第九次團體
²第十次團體
十四、附件 著作權聲明: 1.本文經作者同意提供本【諮商專業倫理研究室】網站使用,著作 權歸作者與本網站所有 2.讀者可基於教學,訓練與研究之用途列印本文,但在此等用途使 用時不可向進一步之使用者收費 3.本文不可在未得作者同意下使用於出版、販賣等商業營利行為 4.當你進行列印或儲存等使用本文之動作時,即表示同意遵守上述 聲明之約定 5.本著作權聲明視為本文之一部份,讀者於使用本文時應同時加以 呈現 6.基於推展學校輔導工作之目的,各校輔導人員可更改此方案內容 以為各校所用,此等用途時請加註參考自本文之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