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y---自我探索團體 一、
團體目標: 1、
協助成員對自我的價值信念、角色區辨認同有更深一層的瞭
解,並進而能統整自我概念,悅納自己。 2、
協助成員重新詮釋生命歷程,並培養正向自我態度。 二、團體性質:成長團體、封閉團體、結構團體 三、
領導者及訓練背景: 彰化師大輔導與諮商學系四年級學生,曾修習過諮商理論與技術、團體輔導及團體諮商、發展心理學、人格心理學、生涯發展及諮商倫理等相關課程。 四、
團體對象:彰化師大輔導與諮商學系大四學生 五、
招募方式與甄試標準:採自由分組參加 六、
時間頻率與次數:一週二次,一次45分鐘,共三週 七、
地點:彰化師大輔導與諮商學系團諮室 八、
理論基礎: (一)基本理論 依照Erikson的發展階段而言大學生是屬於少壯期有著親密與孤立之間衝突的發展危機。在這個階段的人們尋求在思想與行動上的獨立,自立父母之外、逐漸脫離家庭,人們開始學習到從同儕群體中得到從前在家庭的聯繫中才能得到的那一分對於親密感、被滿足和支持的需要。但是這不代表此時期的人們不再要來自家庭的關懷而是改以另一種方式來滿足。他們需要學習在家庭聯繫中表現出他們的分離性,並且感受到父母能接受與理解他們對於享有獨特觀念與看法的需要。 此外他們也開始接觸到社會對於一位成年人成熟的性別角色的期望。而此一成熟的性別角色認同的完成,將依賴於一個人是否能在這些成人期望與個人偏好之間達成某種適應。 Erikson也談到了個體認同的意義,他談到認同是一種相互關係,其中既包含人的自我之中持續的同樣性也包含與他人不斷共享某種必要的特徵。例如個人理想、目標、特徵及家庭成員、老師、朋友、社會對於他們的種種期望等。在認同定義中有另一構成的成份—評價,即有些人會認為某些東西是比其他東西重要,因此他會賦予這些角色不同的價值。例如多數女孩子認為扮演好妻子、母親的角色是他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所以她會把生活重心放在家庭裡。而有些人則努力維持角色間的平衡希望能多方面兼顧。不過此階段的人們雖然努力地發展個體認同仍不免會有混淆的情況產生。Erikson以為在達成最終認同之前會有一個自由嘗試時期稱為「心理社會的延期償付」。在這個時期中人們對新的角色、價值、信念系統的嘗試會使人們產生如何去適應社會的個人概念,從而增加個人的力量並獲得來自團體的積極承認。青少年後期的人會尋求那些重要的、能滿足對自己定義的渴望,又不會疏離於所處社會環境的特徵。認同與認同混淆的危機促使先前的認同、現時的價值和未來的目標融合為協調的自我概念,並持續地影響了我們的一生。(郭靜晃、吳幸玲譯,民82) (二)活動設計理論基礎: 第一次團體 團體的初期階段是一個定向和探索的時期,此階段的任務有確定團體的結構、成員相互熟悉、並探討成員的期望。在這個階段中團體成員們應該要了解團體如何發生作用、確定自己的目標、明白自己的期望並尋找到在團體中的位置。協助團體成員彼此熟悉有助於團體凝聚力的形成及信任感的建立,以使團體能得以持續發展。確定團體的目標可以協助成員在團體中能勇於嘗試、冒險,並將在團體經驗中所得應用在團體以外的情境。而讓成員知道團體中所進行的討論與活動的性質,有助於降低成員的緊張度並使活動的進行較為順利。讓成員分享對於團體的期望可以讓團體的領導者了解成員的不同需要,以進一步去澄清團體的目標。團體規範則是一個團體運作、秩序維持的準繩。 第二次團體 自我概念的定義:一個人對自己行為、能力、或價值觀的感覺、態度及評價。Carl
Rogers (羅吉斯)認為在個人的思想和經驗中最重要的部份是對"我"的看法,即自我概念。它會影響個人如何去認知周遭的世界,進而影響一個人的行為(張春興,民81)。青少年對自己的概念如何,會影響其自我抱負與人生觀,影響其一生的發展。有良好的自我概念,則自我能清楚掌握自我,能接納、尊重、統整自我,進而能夠自我實現;如果是不良的自我概念,則因無法正確掌握自我,因為不知、錯知、甚至否定,造成自卑自眨、自譴自責、自怨自尤、自暴自棄。進一步說,有健康自我概念的人即是心理健康、「自覺」的人。反之,不良自我概念的影響,因為缺乏自知自覺而無法掌握自己,常使用不適當的自我防衛,其結果不是對自己貶抑
、退縮,就是向外攻擊、破壞,往往容易觸法網、深陷不拔。(張淑美,民78) 自我概念的形成,可以由三方面的體察而來:1.從他人對自己的態度、反應以及評語中來瞭解自己。2.從自己和他人的相互比較結果來瞭解自己。3.從比較現在的自己和過去的自己來瞭解自己。可以說是照鏡子來的,照自己的鏡子也照他人的鏡子。因此,本方案的設計「這樣的我」是透過成員本身的自省外,亦藉由團體成員本身的回饋與互動來加深對自己的瞭解。 第三次團體 每個人的價值觀並非與生俱來的。社會學家阿德勒曾將價值的概念歸納為四種形式,一為價值是永恆的真理,存在於上帝心靈,為不帶驗證而自明之永恆理念;二為價值是內涵於事物之中,為該事物滿足人類需欲的潛能;三為價值為個人或團體所具有,係源自生理或心理需求之偏向;四為價值即行動,對於「價值」定義的了解頗有提綱挈領之助,雖然,學者們大抵同意人的價值觀隨著本身與環境之間的互動,而不斷的重組改造,也因為個人認知階段而變遷,所以,各家學說立論的重點各異。
心理學之現象學派認為,價值形成乃取決於個體對實體的一種內在知覺,個人的價值觀是受他人獨有的知、情、意、經驗之影響,亦即不為外在環境所支配。反之,行為學派的社會學習論者強調個體對模範的模仿作用,由於,受到增強而定型,顯示它們格外重視客觀環境對人的的價值形成之強勢影響。 同一時期,社會學的結構功能學派所持的理論似乎能夠兼容上述崎議,非常重視「社會化」的歷程,指出個體將社會的或他人的的價值內化而成為自己的價值觀,變為自己人格結構的一部份,做為引導本身行為之規範。強調「內化」作用為價值形成之關鍵,人對於存在的「社會價值」之實體,經過訊息溝通的認知處理,而逐漸形成自己的價值觀以自我引導。 綜合上述各家理論,其中心概念認為有效的社會化,能使人選擇與認同於正確的價值觀,經由內化的過程而形成良好的內在控制能力。 1.心理劇理論: 在我們這次設計的活動中,第三次的團體有一個活動需要用到心理劇的部分技巧來進行。因此,在這我們特地將介紹一些心理劇的理論:
心理劇是由莫雷諾(J.L.Moreno)所創立、發展起來的一種基本團體治療的方法。為獲得更深的理解何情緒宣洩,並培養行為技巧,團體領導者把過去、當前或預期生活情境以戲劇化角色表演出來。團體領導者引發有意義的事件來幫助團體參與者接觸為認識何為表達的感受,提供一個充分表達感受何觀念的方法,並鼓勵新行為的出現。而心理劇的目的,事經由角色扮演的方法幫助人們以一種自發的、戲劇化的方式表達感受。心理劇在團體工作中的意義是,使許多人扮演各種各樣的角色,並接受有關這些角色的影響力回饋。
心理劇的基本要素有:一位導演(這個人提取素材構成完整的作品,創作出心理劇)、一位主角(這個人表現出所要探討的問題)、配角(為了幫助主角表演,這些人扮演主角生活中的重要人物)、觀眾(團體中其他的成員,問題在他門面前實際的接受探討,他們通常也參與表演)、舞台(應該象徵性的模擬主角所回憶的每依各場景)。
心理劇包括三個階段:暖身階段、表演階段、分享與討論階段。暖身階段是使團體參與者為體驗做好準備的必要階段,這樣的準備涉及到:在誘導、觸動下,形成個人目標,獲得安全感,足以信任團體中的其他成員。表演階段的內容包括:表演,有效的應付過去的情境、當前的情境或預期事件。最後是團體們分享何討論表演過程。首先是公開討論,即陳述自己的非配段性看法。個人表達後是團體討論階段。 第四次團體理論依據 (一)角色的意義 近二、三十年來角色理論的迅速發展使角色的意義逐漸擴展,同時使角色的有關概念大量增加。不過,角色的定義迄今仍然甚為分歧,尚無較一致的看法。其中心理學家奧爾波特的定義可能最為明確而恰允。他說:「角色乃是參與社會生活的一種結構性的模式。更簡單的說,是社會所期許於某個人在一團體中所要擔任之職位者」,由之可以歸納出四個結論:(1)角色係由一套結構性的行為或一組行為模式所表現。(2)角色涉及某一類別的人共同的行為特性而不是個人的行為,通常角色代表據有某種社會地位或身份的人共同的人格屬性或行為特質。(3)角色係在社會互動情境中表現。(4)角色涉及的行為期待,代表社會結構的一部份。 總之,角色可說是社會團體期許於某一特定類別的人所應現的行為模式。這裡所謂的類別,或根據生理特性,如年齡角色(兒童、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等等)、性別角色(男、女)、種族角色(白人、黑人、黃種人等等)或根據功能,如職業角色(教師、學生等等)、家庭角色(如父母親、兄、弟、姊、妹、子女)或根據成就(如專家、新手)或根據社會特質(如私生子、殘廢者、白領階級)….等。因此,角色的分化代表社會生活的分化。 (二)角色期待 「角色期待」是角色理論概念中最重要的一個。所謂角色期待,心理學家沙賓解釋作擔任某一職位者被期待的行動或特質。他指出角色期待乃是一種認知的概念,其內涵包括信仰、期許、主觀的可能性、權利與義務的行使等。社會生活中的「諧和」係藉助於角色的期待而建立,通常人們所以能預料具有某一角色在某種場合大概會有何種行為表現,以何種方式來表現,實因角色皆附帶著一定的行為模式的緣故。例如小偷看到警察靠近就會急速逃避,因為他知道警察會拘捕他,警察的角色就是維護治安。 此外,任何角色皆涉及一套行為模式,故在行始角色時必有某一類型的行動相伴而生。以我國傳統社會而言,如父嚴、母慈、兄友、弟恭。另外,師有師道,夫婦也有夫婦之道,這一切都涉及態度方面。總之,角色期待的主要功用在使角色行使者明白其權利與義務。 (三)角色知覺 「角色知覺」與「角色期待」有著密切的關係。「知覺」是主觀的,個人所知覺的不見得就是實際存在的,而不過是他以為存在的。社會對於任何角色在某種特定情境中應有的行動及特質皆有所期待,但被期許的角色行使者對於自己所行使角色任務的認識,卻不見得恰如社會文化所託付。例如有些教育工作者認為當老師的只要善盡教學的責任就行,卻不知在教學的任務外,還要求個人在校外私生活的儉束,教師被要求要安貧樂道生活嚴肅任勞任怨恭順謙和。這些行動與特質為某些教師所未知覺,倘若這種角色知覺與角色期待有過大的差距,那麼就會有不適應的問題產生。
奧爾波特指出,一個人對其被託付之角色所願意接受的型態與程度,與角色知覺不見得符合一致。有些人明知為人師者應當如何,社會期望他生活要嚴肅,但是他心中卻不見得會苟同。再者,有時雖然願意接納,但因個人性格及習性與角色期待大相逕庭,在其行始角色而表現實際行動時,有時難免「心有餘而力不足」而無法履行。因此,就某一角色而言,有時社會期待者為一套,自己構想、行動者另有一套。 (四)角色演出 係指角色的實際行使。此字沙賓用的最多。其意為:被指定或被託付某一職位者在行使角色時的行為結束或變項就是角色演出。換言之,角色演出是個人行使其角色權力與義務的行動。沙賓指出觀察某一角色演出時,必須根據下列三點加以品評:(1)適合性-所表現的行動是否與其社會職位適合?是否合乎時宜、情境?(2)合理性-所表現的行為是否合乎規範標準?(3)信服性-表現的行動是否使觀眾相信其係在行使該種角色? (五)角色取替 「角色取替」是角色理論的核心概念。據涂納(Ralph
H.Turner)的定義:「角色取替」乃是透過他人角色的架構,設身處地去瞭解或預期此人行動的過程。涂納指出角色取替有三種情形:(1)個人可能採取他人觀點而為己有,在此情形下,他係與他人角色認同而據以指導自身的行為。(2)個人係從人格的第三者立場或從非人格化的規範觀點,試圖客觀瞭解他人的角色,換言之,他人角色被當作是外在事物來認識。(3)個人從相關的他人角色以瞭解自身行為的潛在影響,亦即從自身角色與他人角色交互作用的可能結果來解釋。 (六)角色衝突 所謂角色衝突,心理學家帕生思的解釋是「角色行使者面對兩組彼此衝突的合理角色期待,而欲兩者皆完全實現成為實際上不可能」。一般說來角色衝突可分為兩類型:角色間的衝突與角色內在衝突。前者通常係個人同時據有兩個人以上相互衝突的角色,無法加以協調來符合生活需求。例如職業婦女的職業角色與家庭角色無法兼顧,就是這種「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情況,形成一種心理衝突。後者所以稱為角色內衝突,乃兩個以上團體對同一角色有不同的期待,因此角色行使者無所適從,不知如何去選擇適當的行為模式。例如對於一個「好學生」的期待,科任老師可能偏重在學業優異方面,而學校訓導人員可能強調課外活動上的表現,兩者往往難以兩全。有些家庭父親期望兒子將來學法律成為律師,而母親則堅持兒子應該學醫以濟世,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第五次團體 生命歷程中的種種重大事件或重要他人往往影響著個人的成長過程,也影響著個人的價值觀、信念、處世態度及風格。因此,回顧個人的生命歷程,可以幫助一個人更了解自己,以幫助個人對自我有更深的認識,同時對於一些過去的事件能夠以正向的態度去看待。以下僅列出各個心理學家對於重要事件及重要他人的看法。 (一)佛洛依德 佛洛依德的人性觀是決定論的論調,他認為六歲之前的性心理事件也是控制人類行為的原因之一。個人與人際發展領域,是在六歲之前種下根苗的,也就是說,人格的發展一此一時期的發展為基礎。 (二)榮格 相對於佛洛依德的決定論,榮格認為人不僅受到過去事件的塑造,同時也能突破自己的過去而成長。我們目前的人格受到兩種因素的影響,一種是我們過去與現在是怎樣的人,另一種是我們希望成為怎樣的人,因此,自我實現的過程是往未來的遠景看。一個人的人格與「過去」是有關聯性的,「過去」不僅包括個人過去的事件,也包括物種的歷史,而這些「過去」的事件會反映在夢中及潛意識裡。 (三)客體關係論 客體關係指的是人際關係。客體指的是滿足需求的事物,或指一個人的感覺或驅動力的對象及標的物。「客體」也可以等於「重要他人」,「重要他人」指的是兒童設定重要,而且在長大以後還會有密切關係的人。對於嬰兒而言,並不是他人唯一有獨立身份的個體,而只知覺是能滿足求的客體,因此,客體關係指的是人際關係,而這種人際關係塑造了個體目前與人們之間的互動情形。重要他人與嬰兒的關係也成為影響個人成長的因素之一。 (四)阿德勒 阿德勒提出「生活方式」(life
style)指個體在生活或人格上的基本導向。了解一個人的生活方式可以了解行為與行為之間的一致性。生活方式理論上是受到六歲前經驗的影響,但是幼年經驗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現在對那些幼年經驗的解釋與理解。藉由一方面回憶幼年時期的單項事件,一方面跟目前的信念、價值觀、態度、以及偏見做一對照。這些回憶簡略的說明了個人對自己、對別人、以及對未來看法,經過彙整與分析之後,可以指出個人的人生中有哪些主要的成功與錯誤。 第六次團體 對分離這一事實有些感傷和焦慮是團體在結束階段常見的特徵,而這階段的任務就包括處理對分離和結束團體的情緒,評價團體的影響作用,把所學推廣到日常生活情境去等;而領導者在這階段的任務包括協助團體成員處理面對結束可能會有的情緒,加強團體成員已經做出的改變,提供機會讓成員表達和處理在團體中未解決的問題,讓成員互相提供有建設性意義的回饋等(Corey,1995)。 在第六次團體的設計中,暖身活動的回顧就是帶成員準備進入結束的狀態,在自畫像的活動中,可以讓成員有彼此回饋的機會,同時在回饋中強化對自己的印象,最後結束部分,以歌曲緩和成員的心情,並且讓成員有機會評估團體對他的影響,此活動有助於成員完成團體最後階段的任務。 九、
參考書目 1、張淑美(民78)
從自我概念談青少年的自我追尋與其輔導,學生輔導,第36期 2、張春興(民81)
青年的認同與迷失。東華書局。台北市。 3、Gerald Corey(1999),李茂興譯
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揚智書局。 4、呂民璿(民75年)
青少年價值觀念與青少年輔導工作之研究 台中市社會
工作研究服務中心 台中市 5、李元墩、張志強、鄭瓊月、胡啟榮、傅永均(民83年) 台灣地區大專學
生價值觀之研究 高雄工學院
高雄市 十、
單元設計大綱
十二、分次單元設計 第一次團體
第二次團體
第四次團體
第五次團體
第六次團體
十三、附件 著作權聲明: 1.本文經作者同意提供本【諮商專業倫理研究室】網站使用,著作 權歸作者與本網站所有 2.讀者可基於教學,訓練與研究之用途列印本文,但在此等用途使 用時不可向進一步之使用者收費 3.本文不可在未得作者同意下使用於出版、販賣等商業營利行為 4.當你進行列印或儲存等使用本文之動作時,即表示同意遵守上述 聲明之約定 5.本著作權聲明視為本文之一部份,讀者於使用本文時應同時加以 呈現 6.基於推展學校輔導工作之目的,各校輔導人員可更改此方案內容 以為各校所用,此等用途時請加註參考自本文之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