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y---自我探索團體

一、 團體目標:

1、 協助成員對自我的價值信念、角色區辨認同有更深一層的瞭  

   解,並進而能統整自我概念,悅納自己。

2、 協助成員重新詮釋生命歷程,並培養正向自我態度。

二、團體性質:成長團體、封閉團體、結構團體

三、  領導者及訓練背景:

    彰化師大輔導與諮商學系四年級學生,曾修習過諮商理論與技術、團體輔導及團體諮商、發展心理學、人格心理學、生涯發展及諮商倫理等相關課程。

四、 團體對象:彰化師大輔導與諮商學系大四學生

五、  招募方式與甄試標準:採自由分組參加

六、 時間頻率與次數:一週二次,一次45分鐘,共三週

七、  地點:彰化師大輔導與諮商學系團諮室

八、   理論基礎:

(一)基本理論

    依照Erikson的發展階段而言大學生是屬於少壯期有著親密與孤立之間衝突的發展危機。在這個階段的人們尋求在思想與行動上的獨立,自立父母之外、逐漸脫離家庭,人們開始學習到從同儕群體中得到從前在家庭的聯繫中才能得到的那一分對於親密感、被滿足和支持的需要。但是這不代表此時期的人們不再要來自家庭的關懷而是改以另一種方式來滿足。他們需要學習在家庭聯繫中表現出他們的分離性,並且感受到父母能接受與理解他們對於享有獨特觀念與看法的需要。

    此外他們也開始接觸到社會對於一位成年人成熟的性別角色的期望。而此一成熟的性別角色認同的完成,將依賴於一個人是否能在這些成人期望與個人偏好之間達成某種適應。

Erikson也談到了個體認同的意義,他談到認同是一種相互關係,其中既包含人的自我之中持續的同樣性也包含與他人不斷共享某種必要的特徵。例如個人理想、目標、特徵及家庭成員、老師、朋友、社會對於他們的種種期望等。在認同定義中有另一構成的成份評價,即有些人會認為某些東西是比其他東西重要,因此他會賦予這些角色不同的價值。例如多數女孩子認為扮演好妻子、母親的角色是他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所以她會把生活重心放在家庭裡。而有些人則努力維持角色間的平衡希望能多方面兼顧。不過此階段的人們雖然努力地發展個體認同仍不免會有混淆的情況產生。Erikson以為在達成最終認同之前會有一個自由嘗試時期稱為「心理社會的延期償付」。在這個時期中人們對新的角色、價值、信念系統的嘗試會使人們產生如何去適應社會的個人概念,從而增加個人的力量並獲得來自團體的積極承認。青少年後期的人會尋求那些重要的、能滿足對自己定義的渴望,又不會疏離於所處社會環境的特徵。認同與認同混淆的危機促使先前的認同、現時的價值和未來的目標融合為協調的自我概念,並持續地影響了我們的一生。(郭靜晃、吳幸玲譯,民82)

(二)活動設計理論基礎:

第一次團體

團體的初期階段是一個定向和探索的時期,此階段的任務有確定團體的結構、成員相互熟悉、並探討成員的期望。在這個階段中團體成員們應該要了解團體如何發生作用、確定自己的目標、明白自己的期望並尋找到在團體中的位置。協助團體成員彼此熟悉有助於團體凝聚力的形成及信任感的建立,以使團體能得以持續發展。確定團體的目標可以協助成員在團體中能勇於嘗試、冒險,並將在團體經驗中所得應用在團體以外的情境。而讓成員知道團體中所進行的討論與活動的性質,有助於降低成員的緊張度並使活動的進行較為順利。讓成員分享對於團體的期望可以讓團體的領導者了解成員的不同需要,以進一步去澄清團體的目標。團體規範則是一個團體運作、秩序維持的準繩。  

第二次團體

    自我概念的定義:一個人對自己行為、能力、或價值觀的感覺、態度及評價。Carl Rogers (羅吉斯)認為在個人的思想和經驗中最重要的部份是對"我"的看法,即自我概念。它會影響個人如何去認知周遭的世界,進而影響一個人的行為(張春興,民81)。青少年對自己的概念如何,會影響其自我抱負與人生觀,影響其一生的發展。有良好的自我概念,則自我能清楚掌握自我,能接納、尊重、統整自我,進而能夠自我實現;如果是不良的自我概念,則因無法正確掌握自我,因為不知、錯知、甚至否定,造成自卑自眨、自譴自責、自怨自尤、自暴自棄。進一步說,有健康自我概念的人即是心理健康、「自覺」的人。反之,不良自我概念的影響,因為缺乏自知自覺而無法掌握自己,常使用不適當的自我防衛,其結果不是對自己貶抑 、退縮,就是向外攻擊、破壞,往往容易觸法網、深陷不拔。(張淑美,民78)

自我概念的形成,可以由三方面的體察而來:1.從他人對自己的態度、反應以及評語中來瞭解自己。2.從自己和他人的相互比較結果來瞭解自己。3.從比較現在的自己和過去的自己來瞭解自己。可以說是照鏡子來的,照自己的鏡子也照他人的鏡子。因此,本方案的設計「這樣的我」是透過成員本身的自省外,亦藉由團體成員本身的回饋與互動來加深對自己的瞭解。

第三次團體

每個人的價值觀並非與生俱來的。社會學家阿德勒曾將價值的概念歸納為四種形式,一為價值是永恆的真理,存在於上帝心靈,為不帶驗證而自明之永恆理念;二為價值是內涵於事物之中,為該事物滿足人類需欲的潛能;三為價值為個人或團體所具有,係源自生理或心理需求之偏向;四為價值即行動,對於「價值」定義的了解頗有提綱挈領之助,雖然,學者們大抵同意人的價值觀隨著本身與環境之間的互動,而不斷的重組改造,也因為個人認知階段而變遷,所以,各家學說立論的重點各異。

    心理學之現象學派認為,價值形成乃取決於個體對實體的一種內在知覺,個人的價值觀是受他人獨有的知、情、意、經驗之影響,亦即不為外在環境所支配。反之,行為學派的社會學習論者強調個體對模範的模仿作用,由於,受到增強而定型,顯示它們格外重視客觀環境對人的的價值形成之強勢影響。

同一時期,社會學的結構功能學派所持的理論似乎能夠兼容上述崎議,非常重視「社會化」的歷程,指出個體將社會的或他人的的價值內化而成為自己的價值觀,變為自己人格結構的一部份,做為引導本身行為之規範。強調「內化」作用為價值形成之關鍵,人對於存在的「社會價值」之實體,經過訊息溝通的認知處理,而逐漸形成自己的價值觀以自我引導。

綜合上述各家理論,其中心概念認為有效的社會化,能使人選擇與認同於正確的價值觀,經由內化的過程而形成良好的內在控制能力。

    1.心理劇理論:

    在我們這次設計的活動中,第三次的團體有一個活動需要用到心理劇的部分技巧來進行。因此,在這我們特地將介紹一些心理劇的理論:

    心理劇是由莫雷諾(J.L.Moreno)所創立、發展起來的一種基本團體治療的方法。為獲得更深的理解何情緒宣洩,並培養行為技巧,團體領導者把過去、當前或預期生活情境以戲劇化角色表演出來。團體領導者引發有意義的事件來幫助團體參與者接觸為認識何為表達的感受,提供一個充分表達感受何觀念的方法,並鼓勵新行為的出現。而心理劇的目的,事經由角色扮演的方法幫助人們以一種自發的、戲劇化的方式表達感受。心理劇在團體工作中的意義是,使許多人扮演各種各樣的角色,並接受有關這些角色的影響力回饋。

    心理劇的基本要素有:一位導演(這個人提取素材構成完整的作品,創作出心理劇)、一位主角(這個人表現出所要探討的問題)、配角(為了幫助主角表演,這些人扮演主角生活中的重要人物)、觀眾(團體中其他的成員,問題在他門面前實際的接受探討,他們通常也參與表演)、舞台(應該象徵性的模擬主角所回憶的每依各場景)。

    心理劇包括三個階段:暖身階段、表演階段、分享與討論階段。暖身階段是使團體參與者為體驗做好準備的必要階段,這樣的準備涉及到:在誘導、觸動下,形成個人目標,獲得安全感,足以信任團體中的其他成員。表演階段的內容包括:表演,有效的應付過去的情境、當前的情境或預期事件。最後是團體們分享何討論表演過程。首先是公開討論,即陳述自己的非配段性看法。個人表達後是團體討論階段。

第四次團體理論依據

(一)角色的意義

    近二、三十年來角色理論的迅速發展使角色的意義逐漸擴展,同時使角色的有關概念大量增加。不過,角色的定義迄今仍然甚為分歧,尚無較一致的看法。其中心理學家奧爾波特的定義可能最為明確而恰允。他說:「角色乃是參與社會生活的一種結構性的模式。更簡單的說,是社會所期許於某個人在一團體中所要擔任之職位者」,由之可以歸納出四個結論:(1)角色係由一套結構性的行為或一組行為模式所表現。(2)角色涉及某一類別的人共同的行為特性而不是個人的行為,通常角色代表據有某種社會地位或身份的人共同的人格屬性或行為特質。(3)角色係在社會互動情境中表現。(4)角色涉及的行為期待,代表社會結構的一部份。

總之,角色可說是社會團體期許於某一特定類別的人所應現的行為模式。這裡所謂的類別,或根據生理特性,如年齡角色(兒童、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等等)、性別角色(男、女)、種族角色(白人、黑人、黃種人等等)或根據功能,如職業角色(教師、學生等等)、家庭角色(如父母親、兄、弟、姊、妹、子女)或根據成就(如專家、新手)或根據社會特質(如私生子、殘廢者、白領階級).等。因此,角色的分化代表社會生活的分化。

(二)角色期待

    「角色期待」是角色理論概念中最重要的一個。所謂角色期待,心理學家沙賓解釋作擔任某一職位者被期待的行動或特質。他指出角色期待乃是一種認知的概念,其內涵包括信仰、期許、主觀的可能性、權利與義務的行使等。社會生活中的「諧和」係藉助於角色的期待而建立,通常人們所以能預料具有某一角色在某種場合大概會有何種行為表現,以何種方式來表現,實因角色皆附帶著一定的行為模式的緣故。例如小偷看到警察靠近就會急速逃避,因為他知道警察會拘捕他,警察的角色就是維護治安。

    此外,任何角色皆涉及一套行為模式,故在行始角色時必有某一類型的行動相伴而生。以我國傳統社會而言,如父嚴、母慈、兄友、弟恭。另外,師有師道,夫婦也有夫婦之道,這一切都涉及態度方面。總之,角色期待的主要功用在使角色行使者明白其權利與義務。

(三)角色知覺

   「角色知覺」與「角色期待」有著密切的關係。「知覺」是主觀的,個人所知覺的不見得就是實際存在的,而不過是他以為存在的。社會對於任何角色在某種特定情境中應有的行動及特質皆有所期待,但被期許的角色行使者對於自己所行使角色任務的認識,卻不見得恰如社會文化所託付。例如有些教育工作者認為當老師的只要善盡教學的責任就行,卻不知在教學的任務外,還要求個人在校外私生活的儉束,教師被要求要安貧樂道生活嚴肅任勞任怨恭順謙和。這些行動與特質為某些教師所未知覺,倘若這種角色知覺與角色期待有過大的差距,那麼就會有不適應的問題產生。

     奧爾波特指出,一個人對其被託付之角色所願意接受的型態與程度,與角色知覺不見得符合一致。有些人明知為人師者應當如何,社會期望他生活要嚴肅,但是他心中卻不見得會苟同。再者,有時雖然願意接納,但因個人性格及習性與角色期待大相逕庭,在其行始角色而表現實際行動時,有時難免「心有餘而力不足」而無法履行。因此,就某一角色而言,有時社會期待者為一套,自己構想、行動者另有一套。  

(四)角色演出

    係指角色的實際行使。此字沙賓用的最多。其意為:被指定或被託付某一職位者在行使角色時的行為結束或變項就是角色演出。換言之,角色演出是個人行使其角色權力與義務的行動。沙賓指出觀察某一角色演出時,必須根據下列三點加以品評:(1)適合性-所表現的行動是否與其社會職位適合?是否合乎時宜、情境?(2)合理性-所表現的行為是否合乎規範標準?(3)信服性-表現的行動是否使觀眾相信其係在行使該種角色?  

(五)角色取替

「角色取替」是角色理論的核心概念。據涂納(Ralph H.Turner)的定義:「角色取替」乃是透過他人角色的架構,設身處地去瞭解或預期此人行動的過程。涂納指出角色取替有三種情形:(1)個人可能採取他人觀點而為己有,在此情形下,他係與他人角色認同而據以指導自身的行為。(2)個人係從人格的第三者立場或從非人格化的規範觀點,試圖客觀瞭解他人的角色,換言之,他人角色被當作是外在事物來認識。(3)個人從相關的他人角色以瞭解自身行為的潛在影響,亦即從自身角色與他人角色交互作用的可能結果來解釋。 

(六)角色衝突

    所謂角色衝突,心理學家帕生思的解釋是「角色行使者面對兩組彼此衝突的合理角色期待,而欲兩者皆完全實現成為實際上不可能」。一般說來角色衝突可分為兩類型:角色間的衝突與角色內在衝突。前者通常係個人同時據有兩個人以上相互衝突的角色,無法加以協調來符合生活需求。例如職業婦女的職業角色與家庭角色無法兼顧,就是這種「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情況,形成一種心理衝突。後者所以稱為角色內衝突,乃兩個以上團體對同一角色有不同的期待,因此角色行使者無所適從,不知如何去選擇適當的行為模式。例如對於一個「好學生」的期待,科任老師可能偏重在學業優異方面,而學校訓導人員可能強調課外活動上的表現,兩者往往難以兩全。有些家庭父親期望兒子將來學法律成為律師,而母親則堅持兒子應該學醫以濟世,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第五次團體

    生命歷程中的種種重大事件或重要他人往往影響著個人的成長過程,也影響著個人的價值觀、信念、處世態度及風格。因此,回顧個人的生命歷程,可以幫助一個人更了解自己,以幫助個人對自我有更深的認識,同時對於一些過去的事件能夠以正向的態度去看待。以下僅列出各個心理學家對於重要事件及重要他人的看法。

(一)佛洛依德

佛洛依德的人性觀是決定論的論調,他認為六歲之前的性心理事件也是控制人類行為的原因之一。個人與人際發展領域,是在六歲之前種下根苗的,也就是說,人格的發展一此一時期的發展為基礎。  

(二)榮格

相對於佛洛依德的決定論,榮格認為人不僅受到過去事件的塑造,同時也能突破自己的過去而成長。我們目前的人格受到兩種因素的影響,一種是我們過去與現在是怎樣的人,另一種是我們希望成為怎樣的人,因此,自我實現的過程是往未來的遠景看。一個人的人格與「過去」是有關聯性的,「過去」不僅包括個人過去的事件,也包括物種的歷史,而這些「過去」的事件會反映在夢中及潛意識裡。  

(三)客體關係論

客體關係指的是人際關係。客體指的是滿足需求的事物,或指一個人的感覺或驅動力的對象及標的物。「客體」也可以等於「重要他人」,「重要他人」指的是兒童設定重要,而且在長大以後還會有密切關係的人。對於嬰兒而言,並不是他人唯一有獨立身份的個體,而只知覺是能滿足求的客體,因此,客體關係指的是人際關係,而這種人際關係塑造了個體目前與人們之間的互動情形。重要他人與嬰兒的關係也成為影響個人成長的因素之一。  

(四)阿德勒

    阿德勒提出「生活方式」(life style)指個體在生活或人格上的基本導向。了解一個人的生活方式可以了解行為與行為之間的一致性。生活方式理論上是受到六歲前經驗的影響,但是幼年經驗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現在對那些幼年經驗的解釋與理解。藉由一方面回憶幼年時期的單項事件,一方面跟目前的信念、價值觀、態度、以及偏見做一對照。這些回憶簡略的說明了個人對自己、對別人、以及對未來看法,經過彙整與分析之後,可以指出個人的人生中有哪些主要的成功與錯誤。         

第六次團體

對分離這一事實有些感傷和焦慮是團體在結束階段常見的特徵,而這階段的任務就包括處理對分離和結束團體的情緒,評價團體的影響作用,把所學推廣到日常生活情境去等;而領導者在這階段的任務包括協助團體成員處理面對結束可能會有的情緒,加強團體成員已經做出的改變,提供機會讓成員表達和處理在團體中未解決的問題,讓成員互相提供有建設性意義的回饋等(Corey,1995)。

在第六次團體的設計中,暖身活動的回顧就是帶成員準備進入結束的狀態,在自畫像的活動中,可以讓成員有彼此回饋的機會,同時在回饋中強化對自己的印象,最後結束部分,以歌曲緩和成員的心情,並且讓成員有機會評估團體對他的影響,此活動有助於成員完成團體最後階段的任務。  

九、            參考書目

1、張淑美(民78)  從自我概念談青少年的自我追尋與其輔導,學生輔導第36期

2、張春興(民81)  青年的認同與迷失。東華書局。台北市。

3、Gerald Corey(1999),李茂興譯  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揚智書局。

4、呂民璿(民75年) 青少年價值觀念與青少年輔導工作之研究  台中市社會

              工作研究服務中心  台中市

5、李元墩、張志強、鄭瓊月、胡啟榮、傅永均(民83年)   台灣地區大專學

              生價值觀之研究   高雄工學院   高雄市  

十、            單元設計大綱

 

團體次數

團體名稱

單元目標

主要活動

第一次

團體

第一次

親密接觸

1.藉活動的進行促進成員彼此間的熟 

  悉。

2.澄清團體的目標及進行的方式,協

  助團體成員說出對團體的期望。

3.訂定團體規範。

1.      心情溫度計

2.      認識你我

3.      認識團體

4.      訂定團體規範

第二次

團體

這樣的我

1、協助成員認識自己的特質。

2、協助成員瞭解對自己的看法。

3、透過成員的彼此回饋,增進自我了解。

1.      高潮迭起

2.      window 2000

3.  總結

第三次

團體

價值量販店

1、幫助成員覺察自己的價值觀。

2、協助成員用正向的態度來看自己的價值觀。

3、鼓勵成員勇敢表達。

1.      開場白

2.      隧道

3.      奇異商店

4.      結束

第四次

團體

角色大作戰

1、協助成員了解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多重角色。

2、協助成員檢視對自身各種角色的重視程度。

3、幫助成員覺察角色之間的衝突,並思考如何取得平衡點。

1.      角色拋棄

第五次

團體

生命飛梭

1、協助成員了解成功與失敗經驗對自己的影響,並從正面的角度看待自己。

2、增進成員自我覺察,且能以積極態度面對生命中的挑戰。

1.      暖身活動

2.      時光旅程

3.      Thank You Box

4.      總結

第六次

團體

一路上有你

1、統整團體經驗及了解團體成果。

2、處理成員之未完成情緒或事件。

3、成員相互祝福及回饋,結束團體。

1.      回憶錄

2.      人骨拼圖

 


十二、分次單元設計

第一次團體  

單元名稱:第一次親密接觸

活動地點: 團諮室

所需時間:  45分鐘

單元目標:1.藉活動的進行促進成員彼此間的熟悉。 

          2.澄清團體的目標及進行的方式,協助團體成員說出對團體的期望。

3.訂定團體規範。

活動名稱

活動流程

注意事項

所需時間

心情溫度計 

 

認識你我

 

 

   

認識團體

 

 

   

 

 

訂定團體規範

請成員說出自己現在的心情指數為何?

(由1~10)並說明原因為何?leader並視成員的個別狀況予以適當的處理。    

四人為一組,發給每一位成員一張工作單請他們回答四個問題(曾做過最得意的事、最喜歡的食物、曾發生過的糗事、難以忘懷的事)並且與小組成員分享,爾後回到大團體中請成員發表對於參與這項活動的感受、想法。leader除了適時給予成員個別回饋與統整外且可邀請並鼓勵成員彼此給予回饋討論。

2-1每位成員發給一張白紙。請成員寫下對團體的期待(期待能從團體中學到什麼)、期許在經歷六次團體後自己能有何改變或成長、希望團體進行的方式。請成員發表意見leader並適時予以回應,協助成員瞭解本團體的目標及進行方式。將成員的建議單各以信封封存、等到最後一次的團體時在發還。  

 

3-1 leader拿出海報紙並且對於為何要訂立團體的規範做一番說明,然後一起討論訂出規範。(也可以事先訂一些規範然後徵求成員同意並做適當的增刪)

3-2請成員在海報紙上簽名以示承諾負責之意

3-3leader帶領成員回顧所進行的活動並說明意義。

 

 

8分工作單

 

 

 

8張白紙

 

 

 

   

 

海報紙一張

彩色筆一枝

 

8分鐘  

 

 

18分鐘

 

 

 

7分鐘

 

 

 

 

   

 12分鐘

 

 

           

第二次團體 

單元名稱: 這樣的我  

活動地點:團諮室

所需時間: 45分鐘

單元目標:1、協助成員增進對團體信任感。

2、協助成員瞭解對自己的看法。

          3、透過成員的彼此回饋,增進自我了解。

活動名稱

     

注意事項

所需時間

高潮迭起

 

 

 

 

 

 

 

window 2000

 

 

 

 

 

 

 

 

 

 

 

 

 

 

總結

1.Lr以自願的方式,邀請成員分享今天或現在的心情。

2.進行高傳信心活動,先徵求一位志願者躺在地板上。

3.其他成員分站成兩列,將手放在志願者的頭部、背部、臀部及小腿處,相互抓緊後輕輕地將志願者抬起至胸部高度後,再輕輕地放下。

其他成員依次輪替後,再回到團體中分享過程中的感想。

 

1.Lr向成員說明今天活動內容及方式,並進而引導成員思考:別人眼中的「自己」有些是自己知道的,但是有些可能是自己都不知道的,引出接下來的活動-『Window2000』。

2.每人發下一張A4白紙及一枝筆。請每個成員在紙上畫出一個有四個格子的窗戶形狀,並標明A.B.C.D.(由leader先做示範)。請每個人在指定的格子中寫出:

(A)我覺得我的優點是……

(B)我覺得自己的缺點是……

(C)別人覺得我的優點有..。

(D)別人覺得我的缺點是..。

3.請成員填寫AB格,寫完後折起來不給別人看到。

4.成員分坐成內外圈,內外圈的人互相填CD格,時間到後外圈再往右移一位,繼續填寫。

5.兩兩對照後畫出重覆的地方,並請成員分享其感受與想法。

 

Leader說明透過別人的回饋可以幫助我們對自己更了解,鼓勵成員珍惜優點、改進缺點、接納自己的短處,並期許大家能努力去發掘自己那個『未知我』的部分。

 

 

 

 

 

 

 

   

Lr的指導語要明確一點,在進行Window2000的活動時,要提醒成員儘量以正面、積極的方向給予回饋,而非是惡意的批評或無建設性的言論。

12分鐘

 

 

 

 

 

 

 

30分鐘

 

 

 

 

 

 

 

 

 

 

 

 

 

   

 

3分鐘

     

第三次團體

單元名稱:價值量販店

活動地點:團諮室

所需時間: 45分鐘

單元目標:1.幫助成員覺察自己的價值觀

                   2.協助成員用正向的態度來看自己的價值觀

        3.鼓勵成員勇敢表達

活動名稱

活動流程

注意事項

所需時間

1. 開場白

 

 

 

 

2.暖身活動

 

隧道

 

 

 

 

 

 

 

 

 

 

 

   

3.主題活動

---奇異商店

 

 

 

 

 

 

 

 

 

 

 

 

4.結束

 

1.開始前,先請成員在團諮室外稍後。

2.「各位成員我們即將進入團諮室,請各位將非我們團體的東西留在團體外面,讓自己可以專心的進入團體中。」

3.「我們現在就要進入團體中了,請大家排成 列,將手牽起來並把眼睛閉上,小心地走進去。」

 

1.讓成員們緊密坐在團諮室的一角,把燈熄掉,並在人群終點一支蠟燭,然後開始說明這個情境。

2.「假裝現在大家被困在一個很深的山洞裡,只有一條很載的隧道可以通往外面。黑夜即將來到,外面不可能有人來幫助我們。我們決定要排成一個縱隊走出隧道。要提醒大家的是隧道隨時可能山崩,所以排在最前面的人生還機率越大,相對的,遇到突發的危險也就越大;反之,排在後面的生還機率越小,但是,卻沒有立即的危險。」

3.讓每個人為自己找理由,以便排在最前面。繞圈發言,讓成員拿手電筒說出自己的理由。(理由是思考自己還必須活著走出去的原因)。

4.成員也可以默而不答,如果選擇不答,則需說明「不答」的理由。

5.將此暖身活動帶入主題。「剛剛,各位成員說了自己需要出去的理由,也有些人選擇不答。剛剛大家勇於表達的想法,就跟個人的價值觀有相關。所以,接下來,我們即將進入一個更深層探索自己價值觀的活動」。

6.「現在請大家手牽手,並且把眼睛閉起來,小心地站起來,我們將要走出這個隧道。」  

1.發下3張紙條給成員,讓其寫下自己擁有的任何東西。如:好脾氣、一段熱戀。

2.領導者當商店老闆並介紹活動流程。

3.「現在我們來到一間奇異的商店,這家商店與別的不同的是我販賣別家沒有的東西。我賣的就是就是價值觀」

4.「那現在我們將進行價值販賣的活動。因為今天的顧客實在太多人了,而且我看到你們身上也都擁有很多好東西,所以,今天我不要你們用錢跟我買,我們來用交換的……那既然要交換,你們一定要想到好理由來說服我或別人。如果有其他人也想要同一個東西就用競標的方式。有沒有問題?..現在呢,由我左邊的這位顧客請開始……

5.結尾,讓成員討論活動中的感受。「今天我收購了許多好東西,有沒有人何我有相同感覺?有沒有人沒有買到自己最想要的東西?有什麼想法?」

 

1.領導者做結尾,並請成員做自我檢核的工作。

1.放音樂(雙峰)

2.點蠟燭

 

 

 

 手電筒

輕音樂  

 

走成此隊形

   M

 

    

 

 

 

 

 

 

 

   Lr  

白紙數張

價值菜單

(見附件3-1)

 

 

 

 

 

 

 

 

 

 

 自我檢核表

(見附件3-2)

2分鐘

 

 

 

 

 

10分鐘

 

 

 

 

 

 

 

 

 

 

 

 

 

   

 

30分鐘

 

 

 

 

 

 

 

 

 

 

 

 

 3分鐘

     

第四次團體

單元名稱:角色大作戰  

活動地點:團諮室

所需時間:45分鐘

單元目標:

1.     協助成員了解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多重角色。

2.     協助成員檢視對自身各種角色的重視程度。

3.     幫助成員覺察角色之間的衝突,並思考如何取得平衡點。

活動名稱

活動流程

注意事項

時間

角色拋棄

1.        回顧上次團體內容及重申團體目標是為了協助成員了解自己。

 

2'

 

2.        詢問成員是否對於「黑松沙士」這支廣告中兒子與父親角色衝突有印象,隨後發下歌詞並播放音樂(目的是為了讓成員了解一個人對其被託付之角色所願意接受的型態與程度,與自己的角色知覺不見得符合一致)

Tape--其實我懂你的心、音響

3'

 

3.        引導成員對自己日常生活中所擔任的多重角色有所體驗,例如兒子女兒與男女朋友、學生與實習老師。

 

2'

 

4.        leader說明「大家可以發現,其實每個人都是身兼數職的,那麼你又在你自己的人生舞台上扮演了哪些角色呢?請每個人拿五張小紙片,並在紙片上,寫下五個對自己比較重要的角色。」

紙片45張、筆

5'

 

(請成員分為2小組,開始進行本次團體的主要活動。Leader說明「現在每個人身上都有五種的角色,如果現在有機會、不可抗拒性的,必須要拋棄一些角色,你丟掉的角色會是怎樣的順序?」)

Leader和Co-leader分別加入2組,適時催化引導成員。

 

 

5.        第一輪時,請成員先丟出一個角色,接著讓成員在小組裡討論自己是丟掉什麼角色??

 

5'

 

第二輪時,請成員依次丟出二個角色。

 

 

 

6.        最後一輪,請成員經過深思熟慮之後,二選一將角色拋出來,留下最重要的一個角色。之後再和小組成員分享為什麼將此角色留下,它對自己的重要性如何。

在過程中,Leader可以強調不可抗拒性,即使難以抉擇,還是必須要有所選擇。

10'

 

 

7.請各位成員回到大團體中。自由發言,請成員分享自己在最後一次小組討論後有什麼感受;第一次拋角色和之後拋角色時,心中的感受有何不同?整個活動過程有什麼心得?leader再統整成員所說。

 

必要時,leader可以提醒成員角色拋棄可能會與過去快樂或痛苦的經驗有所連結。

 

10'

結束活動

1.請成員藉由繞圈發言,用一句話說說自己對本次團體的感覺或想法。

 

8'

 

發家庭作業單給各成員,簡要說明作業內容,並要求成員於下一次的團體時攜帶參加。

 

附錄5-1

 

     

第五次團體

單元名稱:生命飛梭

活動地點:團諮室

所需時間:45分鐘

活動目標:1、協助成員了解生命中重要事件對自己的影響,並從正面的角度

             看待自己。

          2、增進成員自我覺察,且能以積極態度面對生命中的挑戰。

活動名稱

活動流程

注意事項

所需時間

引言

 

 

 

 

 

 

 

 

 

 

 

在我生命中

每一天

 

 

 

 

 

 

 

 

Thank You Box

 

 

 

 

 

 

 

 

 

 

 

 

總結

  領導者跟成員寒喧,協助成員回憶在上次團體中,個人在面對不同角色時所產生的抉擇與衝突,並且說明『在我們的生命歷程中,往往也面臨某些抉擇,而使我們成為現在的我。』引導至今日的主題。

   指導語:「各位還記得上次的角色拋棄的活動嗎?還記得上次在拋棄角色時,所面臨到的衝突嗎?我想,在『不得不』的情況下,要拋棄某個角色,相信對於大家都是經過一番的掙扎吧!我們今天的主題是『生命飛梭』。想想看,今天我們大家會在這個房間,會一起上同一所大學,一起唸相同的系,想想,是不是在過去的某個時候,因為我們做了相同的決定,使我們來到這裡。從以前到現在,我們是不是也做了某些決定?或是因為某些事件、某個人,影響我們成為現在的我?那,現在讓我們來回想,從前的生命過程中,是否有哪些事情,或是某些轉折點深深地影響著我們?」

 

1.  發給每人的工作單,請成員回憶在自己過去生活之中,是否有發生過一些重要的事情,想想它對自己的影響有哪些?並在紙上標示出來。

    指導語:「現在請各位拿到作業單,這邊有一條橫線,橫線的左邊代表過去,右邊代表現在,現在請各位利用2分鐘的時間,將自己生命中的一些轉折點或重要的事件簡單得標示出來。」

2.  等成員將工作單完成之後,領導者說明:『大家過去的生命中,發生過許多事情,這些事情也許是讓你很深刻的,也許是現在還影響著你,那現在就請你說出一件你願意且放心地在團體中分享的,而且也是讓你印象深刻的。說說看它對你的影響有哪些?』

3.  邀請成員分享,以及成員間相互給予回饋。

 

1. 針對剛剛所分享的重要事件,請成員以符號、圖案或簡單的一句話,做為代表,並寫在紙片上。

   指導語:「剛剛聽到了每一位夥伴分享了自己生命中的重要事件,我想,不管這件事情對你來說是快樂的、還是悲傷的,這畢竟已經是『你』的一部分了,雖然我們無從改變也沒辦法改變,但是我們可以選擇用不同的角度去面對它。現在我們要進行的是『Thank You Box』的活動,請各位針對剛剛你所分享的事情,用簡單的符號、圖案或文字表現出來,畫在紙上。等一下進行時,每個人都要真心誠意得對『它』說一句話,說完之後再將它丟入這個Thank You Box 裡。」

2. 成員(包括領導者)採自願的方式輪流到箱子前面,丟出字條之前要對「這件事」簡短地說出一句話,以表示感謝或對「這件事」的感想,告訴自己以走出陰霾或得到啟發,能重新過著全新的生活。

 

領導者對本次團體做一結論,邀請成員以一句話說出心中的想法,並且在每個人說完時,就用綿線將自己的小拇指纏繞著,再輪到下一個人發言,直到所有的人都發言完畢。

 

       

準備輕音樂

CD

音響

 

 

 

 

 

 

 

 

 

生命線工作單

彩色筆

 

 

 

 

 

 

 

 

 

 

1. 配合輕音樂

2. 領導者要先作示範

3. 白紙數張

4. 紙盒

 

 

 

 

 

 

 

 

綿線

2分鐘

 

 

 

 

 

 

 

 

 

 

   

35分鐘

 

 

 

 

 

 

 

 

 

 

 

5分鐘

 

 

 

 

 

 

 

 

 

 

 

2分鐘

           

第六次團體  

單元名稱:一路上有你

活動地點:

          團諮室

所需時間:

           45分鐘

單元目標

1、統整團體經驗及了解團體成果。

2、處理成員之未完成情緒或事件。

3、成員相互祝福及回饋,結束團體。

活動名稱

活動流程

注意事項

所需時間

回憶錄

 

 

 

 

 

 

 

 

 

 

 

人骨拼圖

 

 

 

 

 

 

 

 

 

 

 

 

Leader準備音樂,帶領成員以幻遊的方式,回想每次團體主題及團體所發生的重要事件,引發成員回想自己印象深刻的部分,領導者藉此回顧團體以引導成員進入討論主題。 

當幻遊即將結束前,Leader發下第一次團體中成員所寫下希望六次團體下來自己成長的期待紙條,使成員得以做對照,並叮嚀成員在回想團體所得後才打開信封。

    在音樂持續催化中,Leader引導、示範成員分享對團體一路走下來的感觸或想法,Leader並留意成員的未完成事件、情緒,以做適當的處理。Leader隨時留意時間,避免因時間的拖延而影響其他成員分享

 

    分給成員每人一張A4白紙,及代表每人的顏色的彩色筆,由成員在其上畫下屬於自己的自畫像,依團體成員人數(包括Leader)將其撕成該等份,依序傳下,每位成員依圖畫顏色來辨別是哪為成員的紙條,並於紙張背後寫下對他的回饋或祝福,且註明對方姓名、自己姓名及日期;自畫像則由成員各自帶回拼湊完整做為團體結束之紀念物。

   

   

 

 

   在團體結束前,Leader發下回饋單讓成員填

手電筒

錄音機

CD

信封

(指導語見附件6-1)

1、配合輕音樂進行。

2、Leader語調放慢。

 

 

 

 

 A4紙

(見附件6-2)

彩色筆

 

1、Leader需說明每位成員所持之彩色筆,在活動進行時需放置在自己前方以方便其他成員辨識。

2、Leader與co-leader共同引導活動之進行。

 

回饋單

(附件6-3)

10分鐘

 

 

 

 

 

 

 

   

 

 

 

20分鐘

 

 

 

 

 

 

 

 

 

15分鐘

十三、附件


 著作權聲明:


1.本文經作者同意提供本【諮商專業倫理研究室】網站使用,著作
  權歸作者與本網站所有

2.讀者可基於教學,訓練與研究之用途列印本文,但在此等用途使
  用時不可向進一步之使用者收費

3.本文不可在未得作者同意下使用於出版、販賣等商業營利行為

4.當你進行列印或儲存等使用本文之動作時,即表示同意遵守上述
  聲明之約定

5.本著作權聲明視為本文之一部份,讀者於使用本文時應同時加以
  呈現

6.基於推展學校輔導工作之目的,各校輔導人員可更改此方案內容
  以為各校所用,此等用途時請加註參考自本文之說明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