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奇緣-兩性關係成長團體 一、
團體名稱:風中奇緣---兩性成長團體 二、
團體目標: 1、幫助成員了解自己的特質。 2、幫助成員學習與異性相處應有的態度。 3、幫助成員了解兩性之間的差異。 三、
團體性質:成長團體、封閉團體、結構團體 四、
領導者及訓練背景:
彰化師大輔導與諮商學系四年級學生,曾修習過諮商理論與技術、團體輔導及團體諮商、發展心理學、人格心理學、生涯發展及諮商倫理等相關課程。 五、團體對象:彰化彰興國中二年級學生 六、招募方式與甄試標準:採自由報名參加,並以意願動機高的學生為甄選的標準〈附件A、B〉。 七、 時間頻率與次數:
共八次團體,前三次在兩週內完成,後五次團體則採一週一次。每次45分鐘。 八、 地點:彰化市彰興國中。 九、
理論基礎: (一)
基本理論:
性別角色與性別刻板印象: 1、性別認同的發展 Newman和Newman(1986)、Shaffer(1996)指出個體性別概念的理解與發展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正確使用性別標誌(sex
label);第二階段是理解性別是具有穩定性(gender stability);第三階段是理解性別具有恆定性(gender
constancy);第四階段是指對生殖器(生物學上的性)有基礎理解。 2、性別角色的發展 l
Freud的心理分析(psychoanalysis) 在Freud的心理分析中有關性個發展理論(theory
of personality development)的部份,提出了與性別角色發展有關的三個基本思想:一、強調兒童與嬰兒期的重要;二、提出並強調潛意識(conscious)中許多動機(motive)對人的行為的影響;三、人對內在焦慮(anxiety)的防衛機制(defense
mechanisms)若運作不當則會造成異常行為。 l
Bandura的社會學習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 Bandura認為個體的行為可以透過觀察進入模仿具體行為,然而在此之前個體有四項基本能力必須在發展已經達到準備度:(1)能注意觀察被模仿對象的行為細節;(2)能記憶所模仿行為的行為特徵及細節;(3)能呈現行為特徵及細節;(4)能在外在或內在增強作用下表現出特定的模仿行為。 l
Kohlberg的認知理論(cognitive theory) Kohlberg是以Piaget的認知理論為基礎,針對心理分析與社會學習論的缺失提出性別角色發展歷程的看法。認知理論認為各體會去模仿或認同某一種性別,是因為其意識並認同的自己的性別,發展出性別概念與認同,這是一種認知能力。 3、性別刻板印象 在文化層面(如媒體訊息、社會期待等)及個人層面上,都有訊息或信念影響著個體性別角色的發展,例如身為男性或女性的特質,對於這些性別特質的信念與態度,將會對個體的性格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 有關性別特質的描述,反映的個體對於性別角色及其行為的信念與態度,這與社會歷程中文化及社會期許是密切相關的,然後形成一種固定的刻板的看法及印象,也就是性別刻板印象(gender
stereotypes)。例如,傳統的男性刻板印象中包含了三個主要成份:地位、堅強、反女性化;對女性的至少三中刻板印象:家庭主婦、專業的婦女、玩伴女郎,雖呈現了不同的性別特質,但卻有共同的性別期許:她們都被期待要生育及教養子女。 兩性化(androgynous),並不代表性別中立或沒有性別,也無關於性取向,而是描述在性別刻板行為方面彈性表現程度。兩性化特質提醒我們可以跳脫性別刻板印象的箝制,而能使個人因應環境的能力更具彈性。
由此來看,在青少年階段對與兩性慨念的指導與教育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將設計的團體需要以教導兩性之間的差異,與兩性的尊重態度、溝通為主。因此,在這個團體中我將設計特質、價值觀、兩性差異等主題、並透過由兩性間的討論,達到兩性教育的目標。 (二)活動設計理論: 兩性價值觀 每個人的價值觀並非與生俱來的。社會學家阿德勒曾將價值的概念歸納為四種形式,一為價值是永恆的真理,存在於上帝心靈,為不帶驗證而自明之永恆理念;二為價值是內涵於事物之中,為該事物滿足人類需欲的潛能;三為價值為個人或團體所具有,係源自生理或心理需求之偏向;四為價值即行動,對於「價值」定義的了解頗有提綱挈領之助,雖然,學者們大抵同意人的價值觀隨著本身與環境之間的互動,而不斷的重組改造,也因為個人認知階段而變遷,所以,各家學說立論的重點各異。 心理學之現象學派認為,價值形成乃取決於個體對實體的一種內在知覺,個人的價值觀是受他人獨有的知、情、意、經驗之影響,亦即不為外在環境所支配。反之,行為學派的社會學習論者強調個體對模範的模仿作用,由於,受到增強而定型,顯示它們格外重視客觀環境對人的的價值形成之強勢影響。 同一時期,社會學的結構功能學派所持的理論似乎能夠兼容上述崎議,非常重視「社會化」的歷程,指出個體將社會的或他人的的價值內化而成為自己的價值觀,變為自己人格結構的一部份,做為引導本身行為之規範。強調「內化」作用為價值形成之關鍵,人對於存在的「社會價值」之實體,經過訊息溝通的認知處理,而逐漸形成自己的價值觀以自我引導。 綜合上述各家理論,其中心概念認為有效的社會化,能使人選擇與認同於正確的價值觀,經由內化的過程而形成良好的內在控制能力。 同理心 所謂同理心,就是站在對方的立場,將你對他或她的經驗、行為、感覺的了解,傳達給對方知道。表達同理心可運用下面的公式: 「你覺得……」------後面緊跟著情緒字眼及正確的強度。 「因為……」------後面緊跟著引起這個感覺的經驗或行為。 同理心的第一個部分是偵察和確認一個人的感受,這部分強調知覺技巧------能注意到口語和非口語線索,據以確認其情緒狀態。偵察與確認他人感受的能力,受到下列因素的影響:1.我們在相同情境下的經驗;2.我們對該情境的想像;3.我們對他人在相同情境下的觀察。重要的是當我們在覺知他人的情緒狀態時,我們必須從他人的眼光來看事情。我們對他人的了解不是依據我們所想的那個人「應該」有什麼感受,而是依據那個人真正經驗到的感受是什麼。同理心是「他人」取向,而不是「我」取向。至於同理心的第二個層面強調適當的反應。 總之,同理心有兩個要素,一是對他人情緒的認知,亦即知覺技巧,另一個是對他人情緒的反應,亦即溝通技巧。這兩種技巧都必須對他人所經驗到的情緒有真正的了解。 「我」訊息 擁有感情是一種和自我表露有關的技巧,人們傾向於把感情和意見包裝在非關個人的或一般化的語言文字裡,或者把它們歸於未知的或普遍性的來源,而不是擁有自已的感情和意見。擁有感情或意見(或者相信自已有某種感情)的意思是指用「我」為首的敘述,來確定自已是某種意見思想或感情的來源。 以「我」為首的敘述是任何使用第一人稱代名調的敘述,如:我(I)、我的(my)、我或我的(mine)。 自我概念 根據C.Rogers的自我概念理論,自我概念由社會我、理想我和現實我所組成,『社會我』是一個人相信對自己看法的自我觀念;『理想我』則是一種自己希望做什麼樣子的人的自我觀,現實我和理想我越接近,或是理想我是由現實我為基礎發展而得者,個人的適應將越良好;活動設計讓成員說出認為自己不錯的部分,再由其他成員的回饋、支持和讚美之中,更加的增強;此外,相對的學習真誠的讚美別人是非常有效的社交技巧,如果用在行為改變技術裡,來期待一個人使用這一項的技巧來改變社交困難的情況,也將會有意想不到效果,其基本原則及方式如下: 1.讚美之前的基本動力:欣賞他人的優點,接受他人的缺點,才能產生讚美的意願,讚美是因為他有值得讚美的條件,而不是因為讚美而讚美。 2.讚美的原則: l
完全出於真誠:讚美別人時應該發自內心,反對學成的技術性使用,所以在行改的觀點上應該是要先學習真誠的對待他人。 l
配合肢體語言:在讚美別人的時候要配合和悅親切的眼神和肢體動作 ,學習表現適當的行為動作是行為改變的重點。 l
配合時機:該讚美的時候不要猶豫,因為等事情過了再去讚美就會顯得沒有意義了。 l
措詞要得當:使用適當、合理、真誠的形容詞,所以預先熟悉一些讚美的措詞也是有必要的。 3.讚美的方式:語言、文字、微笑和鼓掌的。 價值觀理論 每個人的價值觀並非與生俱來的。社會學家阿德勒曾將價值的概念歸納為四種形式,一為價值是永恆的真理,存在於上帝心靈,為不帶驗證而自明之永恆理念;二為價值是內涵於事物之中,為該事物滿足人類需欲的潛能;三為價值為個人或團體所具有,係源自生理或心理需求之偏向;四為價值即行動,對於「價值」定義的了解頗有提綱挈領之助,雖然,學者們大抵同意人的價值觀隨著本身與環境之間的互動,而不斷的重組改造,也因為個人認知階段而變遷,所以,各家學說立論的重點各異。
心理學之現象學派認為,價值形成乃取決於個體對實體的一種內在知覺,個人的價值觀是受他人獨有的知、情、意、經驗之影響,亦即不為外在環境所支配。反之,行為學派的社會學習論者強調個體對模範的模仿作用,由於,受到增強而定型,顯示它們格外重視客觀環境對人的的價值形成之強勢影響。 同一時期,社會學的結構功能學派所持的理論似乎能夠兼容上述崎議,非常重視「社會化」的歷程,指出個體將社會的或他人的的價值內化而成為自己的價值觀,變為自己人格結構的一部份,做為引導本身行為之規範。強調「內化」作用為價值形成之關鍵,人對於存在的「社會價值」之實體,經過訊息溝通的認知處理,而逐漸形成自己的價值觀以自我引導。 十、
參考資料: 1、Elliot
Aronson等人,李茂興等編譯(1993):社會心理學,台北,揚智出版社。 2、姚若珊(1996):女性自助成長手冊,台北,碩人出版有限公司。 3、輔四甲等著(民87):團體方案設計集。 4、王慧君等著(民83):團體領導者訓練實務,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十一、 單元設計大綱:
十二、 分次單元設計級單元中所使用的書面資料: 第一次團體
第三次團體
第四次團體
第五次團體
第六次團體
第七次團體
第八次團體
十三、附件
著作權聲明: 1.本文經作者同意提供本【諮商專業倫理研究室】網站使用,著作 權歸作者與本網站所有 2.讀者可基於教學,訓練與研究之用途列印本文,但在此等用途使 用時不可向進一步之使用者收費 3.本文不可在未得作者同意下使用於出版、販賣等商業營利行為 4.當你進行列印或儲存等使用本文之動作時,即表示同意遵守上述 聲明之約定 5.本著作權聲明視為本文之一部份,讀者於使用本文時應同時加以 呈現 6.基於推展學校輔導工作之目的,各校輔導人員可更改此方案內容 以為各校所用,此等用途時請加註參考自本文之說明 |